作者:配资查询更新时间:2025-04-30点击:95
<配资查询>段永平投资翻车史:做空百度亏损1.5 - 2亿美元及反思配资查询>
研究事业与人生各方面的失败要比研究成功要重要得多。巴菲特曾在1985年的股东信中写道。
段永平作为中国知名投资人,其投资历程中既有成功案例,也经历过多次重大挫折,今天让我们来818他的投资翻车史和反思:
1. 做空百度:亏损1.5-2亿美元
背景与错误
段永平在网易投资获利百倍后,因手头现金充裕且投资心态浮躁,于2010年选择做空百度。他认为百度存在业务问题(如竞价排名争议),但忽略了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。最终因市场情绪和空头挤压,亏损高达1.5-2亿美元,甚至导致部分账户长期无法翻身。
反思
违背巴菲特原则:巴菲特曾告诫“不做空、不借钱、不碰不懂的东西”,但段永平因投机心态越界。
机会成本巨大:亏损消耗了现金储备,错失金融危机中的抄底机会。
人性弱点:因“无聊”尝试做空,认为这是“互为猎物的刺激游戏”,后深刻认识到应坚守能力圈。
2. 投资天然气指数UNG:亏损超千万美元
背景与错误
段永平基于“天然气价格长期低于成本价不可持续”的逻辑,买入天然气ETF(UNG)。但UNG因期货合约结构问题(时间损耗、非线性跟踪),实际表现与天然气价格脱钩。尽管及时止损,仍亏损数百万美元;若未止损,后续亏损可能扩大四倍。
反思
标的认知不足:未深入研究ETF运作机制段永平投资翻车史:做空百度亏损1.5 - 2亿美元及反思,仅凭价格直觉投资。
止损纪律:引用巴菲特“不打算拿10年的股票不该拿10天”,果断止损,践行“错误越早纠正代价越小”原则。
3. 投资Fresh Choice餐饮公司:亏损百万美元
背景与错误:
2003年,段永平因看好现金流(股价1.5美元,每股现金流0.6美元)成为这家美国连锁餐饮公司的最大股东(持股27%)。但进入董事会后,与管理层在战略上产生严重分歧(如反对提价和盲目扩张),最终因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公司破产摘牌。 反思:
公司治理风险:投资需全面评估管理层和董事会决策能力,而非仅看财务数据。
跨文化管理难题:作为中国投资者,难以融入美国公司决策体系,凸显本土化理解的重要性。
4. 投资达美航空:小赚但“睡不好觉”
背景与错误
2020年疫情期间,段永平跟随巴菲特短暂买入达美航空(占仓1%),认为航空业准垄断属性及疫情后复苏潜力可期。但持有期间因商业模式不确定(如债务高企、需求波动)感到焦虑,最终清仓,虽盈利数千万美元股票投资,但仍反思此为“能力圈外”操作。
反思
能力圈边界:航空业复杂度高,需长期跟踪,非其擅 长领域。
与苹果对比:持有苹果“股价波动无感”,而航空股持仓引发焦虑,印证“不懂不投”。
总结:段永平的投资哲学提炼
1. 严守能力圈:只投资真正理解的企业,避免投机(如做空、复杂衍生品)。
2. 快速纠错:发现错误立即止损,无论代价大小。
3. 重视管理层与文化:企业治理和领导者决策力比财务数据更关键。
4. 现金管理:避免因现金过多而盲目尝试非核心投资。
段永平曾直言:“我最大的财富是犯过的错误,它们让我更敬畏市场。”这些案例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避免盲目跟风、坚守纪律的宝贵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