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配资查询更新时间:2025-09-16点击:145
<配资查询>a股杠杆怎么开通 2025 年前 8 个月 A 股亮眼,9 月却突然趔趄,发生了什么?配资查询>
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,A股市场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。2025年前8个月,A股表现亮眼,创下近10年新高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然而,进入9月,A股却突然“趔趄”,走势变得扑朔迷离,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热议。
9月首周(9月1日至9月5日),上证指数在9月1日上攻受挫后,便开启连跌模式,尽管9月5日大幅反弹,但当周跌幅仍达到1.18%,成为4月份以来单周最大跌幅 。这一明显的走势变化,让众多投资者措手不及,也让市场弥漫着疑惑与担忧的氛围。
与此同时,代表“杠杆资金”的融资余额在9月1日达到2.28万亿元,一举突破2015年6月18日创造的2.27万亿元的历史纪录 。这一数据的出现,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市场中激起千层浪。毕竟a股杠杆怎么开通,2015年的“杠杆牛”行情泡沫正是在6月18日前后破裂,随后市场迎来连续暴跌,给无数股民留下了惨痛的记忆,所以此次融资余额创新高,难免让人心生警惕。
面对融资余额创出历史新高这一现象,市场观点呈现明显分化。部分投资者担忧当前行情已出现“杠杆泡沫”,一旦泡沫破裂,后果不堪设想。然而,多名资深市场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不能简单地依据融资余额创新高就判定出现“杠杆泡沫” 。深圳市时代伯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云明确指出,从长线角度看,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,当前的剧烈震荡属于牛市行情中的正常回调现象 。深圳一家私募机构研究员黄穗认为,当前A股行情被称为“水牛”,与实体经济指标相关性弱,核心推动力更多体现为流动性,包括国家队、公私募基金、两融等杠杆资金 ,这与10年前的“杠杆牛”有相似之处,所以融资余额突破纪录后a股杠杆怎么开通 2025 年前 8 个月 A 股亮眼,9 月却突然趔趄,发生了什么?,市场出现分歧和震荡也在情理之中。
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,近期融资余额迅速增加,主要是在经济复苏预期和政策精准引导下,市场信心提升,投资者融资意愿增强 。随着杠杆资金快速涌入,市场热点也被迅速点燃。Wind数据显示,近3个月(6月7日至9月7日),全市场融资净买入金额最大的4只股票分别是新易盛、胜宏科技、中际旭创、寒武纪 - U 。这些股票都是当下市场的“宠儿”,短期涨势迅猛,股价走势与杠杆资金变动紧密相关。以寒武纪 - U为例,其融资余额从8月11日的49.14亿元迅速增长至9月2日的115.29亿元,增加一倍有余,同期股价也从约700元/股涨至约1500元/股,涨幅超一倍 。随后,9月3日和9月4日,其融资余额连续两天下跌,股价也迅速跌至1200元/股;9月5日,融资余额重新增加,当天股价亦大幅反弹6.61% 。以9月5日1281.46元/股的收盘价计算,其动态市盈率已高达258.22倍 。

从历史数据来看,在上一轮“杠杆牛”行情中,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创下5178.19点的阶段新高,4个交易日后的6月18日融资余额创下历史高点,此后市场泡沫破裂,进入熊市阶段 。而在本轮“水牛”行情中,融资余额在9月1日创下2.28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后开始下降,并于9月4日跌至2.26万亿元,与此同时,上证综指也出现调整,3天一度大跌150点 ,尽管9月5日市场大幅反弹,但市场震荡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那么,当前市场究竟该如何解读?部分个股确实出现了巨大泡沫,但从整体来看,A股市场目前仍是估值洼地 。黄穗表示,不能因为10年前融资余额2.27万亿元是巨大泡沫,就推断现在的2.28万亿元也是泡沫,需要从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、占当天成交金额比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。Wind数据显示,2015年6月18日2.27万亿元的融资余额,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4.26% ;而2025年9月1日的2.28万亿元,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仅为2.40% 。陈显顺也认为,当前A股市场的杠杆水平相对较低,市场参与者结构更成熟,监管体系也更完善,与2015年不可相提并论 。蒋国云持相同观点,他指出,2015年“杠杆牛”被诟病主要是因为场外配资(通常是十倍杠杆)大量涌入,而非场内两融杠杆 ,这是当前市场存在的记忆偏差。不过,随着近期行情大幅走强,网络上关于场外配资的消息开始增多,9月5日盘后,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在官网发布风险提示,提醒投资者警惕场外配资等陷阱 。据蒋国云了解,目前场外配资数量较低,处于可控水平 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8月26日的3888.60点还是9月2日的3885.31点,上证指数均离4000点一步之遥 。回顾A股历史,上证指数早在2007年便创出6124.04点的高位,但成功站稳4000点以上的日子并不多 。在仅有的两次站稳4000点的情况中,结果均出现加速上扬的赶顶走势,使普通投资者形成“4000点以上就是风险”的心结 。上证指数第一次站稳4000点以上是在2007年“股改牛”时期,当年7月20日突破4000点,其后58个交易日一气呵成涨至10月16日的6124.04点,随后大熊市来临 。第二次是在2015年“杠杆牛”时期,4月10日成功突破4000点,其后44个交易日涨了约1500点,并于6月12日构筑了A股的第二个历史大顶 。
本轮“水牛”行情能否成功突破4000点,解开投资者心中的“4000点心结”?黄穗认为,根据道琼斯理论,只要一国经济正增长,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指数长期趋势必然向上 。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积累,同样点位代表的市盈率必然越来越低,所以上证指数向上突破是必然趋势 。
展望后市,A股走势充满不确定性。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,经济复苏的步伐和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投资者信心 。若经济复苏加速,企业盈利改善,将为股市提供坚实支撑;反之,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,股市上行压力将增大 。货币政策方面,其宽松或紧缩程度会影响市场资金供给和利率水平,进而影响股市 。若货币政策持续宽松,市场流动性充裕,将有利于股市上涨;若货币政策转向紧缩,资金流出股市,股市可能面临调整 。产业发展趋势上,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、半导体等的快速发展,将吸引大量资金流入,推动相关板块股票上涨;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情况也会影响其股票表现 。国际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同样不容忽视,全球经济增长态势、贸易摩擦、汇率波动等因素,都会对A股市场产生影响 。
综合来看,A股9月的“趔趄”既可能是牛市途中的正常回调,是倒车接人,为后续上涨积蓄力量;也可能隐藏着杠杆泡沫等风险,需要投资者谨慎对待 。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理性做出投资决策 。对于市场监管部门而言,也需加强对杠杆资金的监管,防范金融风险,确保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。